唐代地方行政机构设道、州(郡)、县三级。延安属关内道安北都护府之统地。设州郡,为延州延安郡、鄜州洛交郡、丹州咸宁郡、宥州。延安郡领肤施、延长、临真、金明、丰林、延川、敷政、延昌、延水、门山10县;鄜州洛交郡领县甘泉;丹州咸宁郡领义川、云岩、汾川、咸宁4县。
唐朝建立后,前期虽间有兵燹所及,总体相对稳定,各业有所恢复。其时,延安境尚属多民族杂居区,继续融合。安史之乱,陕北人和少数民族军人忠于唐,使唐肃宗平乱有了稳定的后方。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尾大不掉,为唐的灭亡埋下祸根。
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
延安境设延州、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置中都督府,领肤施、延水、丰林三县及南平、北武、东夏三州。其中,南平州领义门县,北武州领开远、金义、崇德、永定、安义五县,东夏州领临真县。鄜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内部、鄜城六县。坊州领中部、宜君二县。丹州,领义川、汾川、咸宁、云岩、门山五县。至贞观年间,建制及隶属关系虽多有调整,但格局无显著变化。《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
唐高祖武德二年 619年
年初 唐于延州招慰稽胡安置。秦王李世民北征突厥,传曾于直罗之芸罗寺小憩,其间接前线告捷之讯,名其地曰“平戎”。清道光《鄜州志·卷一·舆地部·纪事》
同年
梁师都数千骑侵犯延州,高祖遣延州行总管段德操与鄜州刺史梁礼在延安南野猪岭大败师都军。师都败逃于延州北二百余里地魏宁关(注:今子长县热寺湾姜家坪一带)。《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梁师都》
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年
延州丰林县置绥州总管府,领西和等十一州。《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
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年
鄜州稽胡刘兰成叛,唐太子李建成率兵镇压。兰成降,建成诱杀其部六千人,兰成复投奔梁师都。《陕西省志·军事志》
同年 在今靖边一带的李子和率部南迁至延安故城居住。《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李子和》
唐高祖武德六年 623年
唐初,今延安境共设折冲府二十八个。其中,鄜州置折冲府十一:洛昌、龙交、苇川、五交、大同、安光、洛安、银方、杏林、修武、安吉,其间曾驻肃戎军;坊州置折冲府五:杏城、仁里、思臣、永平、安台;丹州置折冲府五:宜城、通天、同化、丹阳、长松;延州置折冲府七:敦化、延川、宁戎、因城、塞门、延安、金明。《新唐书·卷五十六·志第四十·兵志》
武德九年 626年
唐以长安为中心,辟往全国的干线驿路10多条,其中一条从长安向北,经鄜州到延州,再东北到麟州;西北则经今安塞向北到芦关出境。今日延安境内的驿站由南到北依次为:坊州、三川、鄜州、伏陆,到达延州。东北向由延州起,经丰林县到延川、绥州;正东由延川渡黄河出山西永宁关。西北向由延州起经金明、芦子关、乌延驿到夏州。《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
唐太宗贞观元年 627年
五交城设都督府,主帅称鄜州都督。康熙《鄜州志》
唐太宗贞观二年 628年
四月
唐太宗遣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北进陕北,梁师都被堂弟梁洛仁所杀,洛仁献城降唐,以其地置夏州。至此陕北地区全部归唐。《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
同年
撤销北连州及义乡、齐明二县,并入延安县(注:今延长县),改属延州。复设洛源县。撤销北武州,并开远等县入金明县,仍属延州辖。《延长县志》、《吴旗县志》、《安塞县志》
唐太宗贞观三年 629年
大将军张神安及大钟主赵夷、杜茂于鄜州宝室寺铸造铜钟,重3000斤,铭文318字,并有飞天、朱雀等图案,现仍完好。《延安市文物志》
唐太宗贞观四年 630年
同年 移北永州至洛原县(注:今吴起铁边城村)。《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
秋 延州大雨雹。嘉庆《延安府志校注·大事表二》
唐太宗贞观七年 633年
延州开修“延化渠”溉田。《延安地区志》
唐太宗贞观八年 634年
将北永州划归洛源县,属庆州辖。《吴旗县志》
唐太宗贞观九年 635年
在原北平州地址设罢交镇(注:今安塞县化子坪乡城峁村),次年,改置罢交县)。《安塞县志》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639年
太宗册拜敬德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后历鄜、夏二州都督。《旧唐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十八·尉迟敬德》
二月 尉迟敬德任鄜州都督,统领鄜、坊、丹、延四州军马,动工扩建鄜州城池,建造鄜州开元寺宝塔。清道光《鄜州志·卷二》、《延安市文物志》
唐高宗永徽二年 651年
唐高宗麟德二年 665年
六月 鄜州大水,坏居人庐舍。《新唐书·卷三十一·志地二十一五行志》
唐高宗仪凤四年(调露元年) 679年
延州霜杀草。《新唐书·卷三十一·志地二十一五行志》
唐高宗仪凤中 676—679年
唐在今陕北设二州安置吐谷浑部落,其中将凉州归附的吐谷浑一部安置在金明县境西,称吐谷浑州(注:今安塞招安一带),隶延州都督府。《新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三十三下·地理志》
唐高宗弘道元年 683年
四月 绥州(注:今绥德)稽胡部落白铁余起兵,占据城平县(注:今子长境内),称“光明圣皇帝”,被唐将程务挺、王方翼所破。《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年
七月 洛水溢入鄜州城,平地深丈余,淹死者无算。《新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六·五行志》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天宝初 建延安西城(一云赫连勃勃筑)。康熙《延安府志·记载志》
同年 改延州为延安郡。鄜州改为洛交郡,坊州改为中部郡,丹州改为咸宁郡。嘉庆《延安府志·表二》
同年
延州(延安郡)户一万八千九百五十四,口十万零四十;鄜州(洛交郡)户二万三千四百八十四,口十五万三千一百七十四;坊州(中部郡)户二万二千四百五十八,口十二万二百零八;丹州(咸宁郡)户一万五千一百零五,口八万七千六百二十五。《新唐书·地理志》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 756年
宜川人令狐垣中进士,这是科考以来延安有记载最早考中的进士。嘉庆《延安府志·卷二十三·吏略·进士科》
唐肃宗至德元年 756年
六月 杜甫携妻儿到鄜州羌村寓居,
八月 杜甫闻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北上延州,不幸被叛军俘获,押送长安。次年由凤翔到鄜州探亲,作《月夜》、《羌村三首》等著名诗篇传世。清道光校注本《鄜州志》
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年
唐撤郡设州,延安郡改为延州;洛交郡改为鄜州,咸宁郡改为丹州,中部郡改为坊州。嘉庆《延安府志·表二》
唐代宗年间 762—779年
唐代宗允郭子仪疏,将庆州、静边州都督府统领的党项部落侨置银、延、绥州,管“小州十八”。至大历末,陕北遍布党项民族,其中以拓跋部族为主,居住银、夏州间,名“平夏部”;居住于鄜、延二州及以北山区者,名“南山部”;丹、延、绥、银、麟黄河沿岸居住者,名“六州部落”。《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党项传》
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年
十月 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二十万人马从陇西进兵至西渭桥(今咸阳市南),鄜延节度使白孝德率军南下勤王。《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
改延安县为延长县,属延州。门山县治所复迁至门山村。《延长县志》
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年
九月
吐蕃首领任敷等率兵途经梁山(黄龙山),攻同州(大荔),被节度使周智光追至鄜州一带。周智光杀鄜州刺史张麟,借故将素有积怨的鄜、坊节度使杜冕家族八十一口活埋,并大虏大掠。返程时又焚毁坊州民舍三千余间。《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唐纪三十九》
唐代宗大历四年 769年
坊州(今黄陵县境)节度臧希让上书代宗黄帝称:“坊州有轩辕黄帝陵,请置四时享祭,列于祀典。”上从之。由臧希让主持,又在桥山西修轩辕庙。《黄帝陵志》
唐代宗大历十一年 776年
八月 吐蕃寇略坊州,掳掠党项居民的牧马羊子而去。《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一·吐蕃下》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年
延州刺史李建徽知鄜州、坊州、丹州留后。嘉庆《延安府志·大事表二》
唐代宗大历年间 766—779年
延安嘉岭山宝塔建成。《延安地区志》
唐德宗贞元三年 787年
年初,鄜州兵马使吴法超率兵四千余叛乱,德宗令陕西防御使李密设伏兵歼灭,俘大小军官六十余人,斩首于鄜州军门。《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唐纪四十八》
唐德宗贞元四年 788年
吐蕃三万余骑攻宁、庆、鄜州等地。盛夏入边,又寇宁州,张献甫拒斩裁百级,转剽鄜、坊乃去。俘掠万余人撤退。《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二·吐蕃下》
唐宪宗元和五年 810年
度支司官员上奏:驻守鄜州、坊州、邠州(注:今彬县长武一带)、宁州(注:今庆阳、宁县一带)的官兵和当地百姓,应批准他们食用(地处宁夏盐池和定边一带的)乌池、白池所产的食盐。宪宗下诏批准所奏。(度支奏:鄜、坊、邠、宁诸军将士等,请同当处百姓,食乌、白两池盐。诏准之。)康熙《延安府志》
唐宪宗元和六年 811年
十月 鄜州、坊州水。《唐书·天文志》
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年
秋 鄜州、坊州风雹害稼。《唐书·五行志》
唐宪宗元和中 806—820年
延州沙陀部苦边吏贪,震扰不安。李绛建言:宜选才职称者为刺史,乃任浑瑊子浑镐知延州。《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八十八浑瑊》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 820年
十一月
命太子中允李寮为宣抚党项使。以部落繁富,时远近商贾,不顾危亡,或强市其羊马不酬其值,以是部落苦之,遂相率为盗,灵、盐之路小梗。会昌初,上频命使安抚之,兼命宪臣为使,分三印以统之。在邠(州)、宁(州)、延(州)者,以侍御使、内供奉崔君会主之。《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党项羌》
唐穆宗长庆元年 821年
三月
经夏州节度使李祐奏,于塞北外筑乌延(注:今靖边县南)、宥州、临塞、阴河、陶子五城。以备蕃寇。又以党项为盗,于芦子关北木瓜岭筑垒,以扼其冲。《旧唐书·卷一十七·本纪第十七·文宗下》
唐敬宗宝历元年 825年
秋七月 鄜、坊水坏庐舍。《旧唐书·卷一十七·本纪第十七·文宗下》
唐文宗大和年间 827—835年
党项族多寇略,然器械敦苦,畏唐兵精,则以善马购铠,善羊贸弓矢。鄜坊道军粮使李石表禁商人,不得以旗帜、甲胄、五兵入部落。告者,以罪人财畀之。《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党项传》
唐文宗太和二年 828年
秋 洛河暴涨,洪水淹没鄜州城三百余家。秋,鄜、坊等州雹。《新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六·五行志》
唐文宗开成二年 837年
夏 河决,侵鄜坊。《新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六·五行志》
唐武宗会昌三年 843年
十月
党项部落侵犯盐州。当时,党项人杂居绥州、盐州、夏州、延州、鄜州、麟州等地。唐在夏州设置安抚党项副大使,专管事涉党项族的有关事务。(党项侵盐州。时,党项人杂居绥、盐、夏、延、鄜、麟诸州。唐在夏州置安抚党项副大使。)《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
唐懿宗咸通四年 863年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述:“高奴有石脂水,如漆,采以膏车或燃灯,极明。”“石脂水”,是段成式对“石油”的另一种称呼。
唐僖宗中和元年 881年
三月 陕北党项拓跋族首领,宥州节度使拓跋思恭率本部兵马,南下会鄜延节度使李孝昌于鄜州,谋划联合攻黄巢,在王桥遭败。
七月 僖宗授拓跋思恭权知夏绥银节度使,赐军号“定难”。《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党项传》
唐僖宗中和二年 882年
三月
党项拓跋思恭卒,弟拓跋思谏代为定难节度使,弟拓跋思孝为保大节度、鄜坊翟等州观察使。拓跋思孝乘乱取鄜州,朝廷封思孝为保大节度使,封思孝弟思敬为保大军兵马留后。《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党项传》
唐昭宗乾宁二年 895年
延州连阴雨六十天。《延安市志》
唐昭宗乾宁三年 896年
思孝荐弟思敬为保大军兵马留后,俄为节度使。《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党项》
▲诗人韦庄客居鄜州。道光《鄜州志》
唐昭宗光化二年 899年
鄜州统帅李茂勋领兵万人援救凤翔李茂贞,后梁首领朱温命康怀英乘虚攻占鄜州城,后退出。《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
唐昭宗天复二年 902年
保大节度使李茂勋领兵赴援凤翔,后梁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命部将康怀贞乘虚再攻坊州、鄜州,李茂勋降梁。《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
唐哀帝天祐二年 905年
唐末,延州伏陆县(今甘泉境内)人高万兴、高允韬父子先后考中进士。此为今甘泉境有记载最早中进士者。嘉庆《延安府志·卷二十三·进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