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两当兵变”失败后,习仲勋与刘志丹等中共重要领导人开始创建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这是一个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艰难时期,他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是习仲勋革命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时期。1934年11月,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参与领导苏区的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5年春,陕甘边、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合并成立西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9月,他和刘志丹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错误“肃反”中被王明路线的执行者关押。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到达陕北后,他们才得以释放平反,从而挽救了这块在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探讨习仲勋在陕甘边时期的革命实践及经验,不仅有利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化,而且可以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渭北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1931年习仲勋带着刘志丹留给他的特务队到达武字区后,即改编为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习仲勋和特务队的到来发展壮大了刚刚成立不久的渭北游击队。随着渭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陕西省委于10月初正式成立了中共渭北特委。渭北特委的成立使习仲勋对根据地的建立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充分认识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领导革命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创建了渭北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共在陕西范围内较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为扩大中共影响、动员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建立此后更大规模的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3年10月中旬,照金苏区陷落后,陕甘边区党和红军已无立足之处,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刘志丹、习仲勋等做出了创建陕甘边南梁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决策,开创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新局面,在危难之中挽救了陕北地区的党和红军。11月3日至5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甘肃合水县包家寨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照金革命根据地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撤销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恢复红二十六军,成立红四十二师,组建骑兵团,向陇东南梁进军,其核心是开辟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经过包括习仲勋在内的众多同志的努力,创建了南梁革命根据地,这同样是一块重要的根据地。它的创建,使中共有了较为巩固的根据地,并在这个根据地推行各项政策,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为此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不仅标志着西北地区革命有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民主政权机关,而且标志着陕甘边区红军和特委的成熟和壮大。自此以后,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主席习仲勋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活动。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组织群众生产支援前线,发行货币,活跃边区商贸市场,开放集市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培养军政干部保证红军和地方工作的需要,发展教育,扫除文盲,提高边区人民文化素质,使边区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新气象,特别是通过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土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习仲勋把惩治贪官污吏、树立廉洁政风作为政权建设的头等大事。习仲勋等政府领导带头执行政府工作人员供给制度,从吃饭穿衣到公文草拟所需的笔墨纸张等用品,均由财经委员会统一计划、统一筹办,按每个人的最低需要发配,形成了以艰苦为荣的良好风尚,并积极惩处一些贪污腐化的变质分子,淘汰一些革命意志动摇的落后分子,使政令畅通,政治清明,赢得了人民的赞誉。通过习仲勋等的努力,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变成了西北地区第一个组织层次齐全具有完备体系的苏维埃政府。
习仲勋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等具体方式,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建立起群众组织,发展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活动。根据这样的工作方针,习仲勋等领导游击队首先扫清地主武装,打开地主的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之后,习仲勋挨家挨户地做宣传发动群众工作,深入到贫苦农民中间,扎根串联,访贫问苦,热情地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逐步提高了群众的觉悟。
习仲勋领导制定了严格的法令政策管理军队,使红军迅速发展壮大。习仲勋领导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各种战斗动员条例和一系列的军事政策,内容包括:在扩大红军活动中,实行自愿兵役制度;在赤卫队、少先队的基础上广泛成立游击小组;成立民间递步哨,帮助红军做情报工作。群众在参加游击队后,经过一个时期的战斗锻炼和军事训练,成连、成排地编入红军主力部队;红军、游击队、赤卫军的武器弹药主要靠向敌人夺取,并收缴豪绅地主的武器,收缴到的武器归收缴者使用;鼓励群众购买武器,买到新武器给予特别奖励;对红军阵亡战士,不论是正规军还是赤卫队、少先队均发给埋葬费,对其家属实行抚恤政策。这些法令和政策实施后,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根据地人民很快就掀起了“扩红”运动的高潮,红色武装力量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扩大。
习仲勋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保存红军实力。习仲勋一直坚持采取“灵活机动不硬打、能消灭敌人就打、打不过就不打”的战略战术来领导陕甘边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与刘志丹等同志提出了“狡兔三窟”的根据地建设模式。
总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习仲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奋斗,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人民和党的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也显示了习仲勋杰出的领导才能,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习仲勋同志是一位久经斗争考验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马列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的革命品德的形成与陕甘边根据地紧密相连,也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历史启示。
在创建陕甘边根据地时,习仲勋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以党的利益为重,不畏困难挫折,艰苦奋斗,善于团结同志,与群众打成一片,为创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习仲勋建立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创建最早的和延续时间最长的正式工农民主政府,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唯一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的结晶。它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创建了必要的条件,为党中央和全国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去做一些超越现实阶段的事情,劳民伤财却一无所获。
习仲勋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的实践启示我们,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制定、执行政策都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感受和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果脱离了群众的支持,中共将面临危险的境地。
习仲勋不仅善于做政治工作,而且善于做群众工作和军事工作,这启示领导者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政治觉悟,真正做到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意图,正确地执行上级的政策,不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发生扭曲。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使自己的权力为绝大多数的群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如果出现其中一种现象,那么这些领导者就有可能从人民公仆变成蛀虫,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