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政协主席 师合林

延安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革命圣地,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延安曾经两次孕育了划时代的文明。5000多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这片黄土地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曙光。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现代史的新纪元。这块人文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蕴藏着文史工作取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延安市政协文史委和市档案局合作挖掘、共同整理了《延安古今大事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史者,记事也!大事记就是最传统最典型的历史典籍。书稿纵贯古今,重点突出,史料翔实,可谓是近年来延安历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集大成之作,填补了延安文史工作的一项空白。无论是作为事项的决策人,还是促成者,该书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首先,这是一部简明的延安编年正史。这部书稿给读者清晰地展现出延安建制沿革的来龙去脉。文物考古已知,早在石器时期,先民聚居点已遍及延安境内,现发现人类居住点达1080余处。“金鼎人”距今有5万余年,“黄龙人”最少也在3万年以上。“黄帝崩,葬桥山”。从汉武帝祭拜黄帝陵始,历代供奉、祭祀不绝。如今,黄帝陵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象征,成为全世界华人共有的民族圣地。公元前328年,秦国在此筑城,现今延安城东尹家沟山麓的旧城遗址即为高奴县城之所在,这应是延安城建史的起点。秦设上郡,延安乃至陕北的建制初具雏形。北魏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设东夏州,西魏元钦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夏州为延州。隋唐五代期间,州、郡名称数次变化,但其行政建制依旧。北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延州改为延安府,金、元、明、清时期,陕北地区几乎都由延安府统辖,直到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延安府建制才终结。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南北大致分属中华民国政府陕西省第二、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县虽有易名和析置,但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安设专区(后改地区),1997年撤区设市,下辖13县区。书稿对此逐一做了梳理和记载,对人们认识延安历史发展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次,这是一部粗略的陕北民族融合简史。这部书稿呈现了多民族融合进步的历史轨迹。延安自古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汇之地,不同族群之间,在矛盾冲突与和睦相处中共同发展,时而发生争战,金戈铁马,腥风血雨;时而商贾交通,玉帛互易。和亲联姻,子孙繁衍。历代所修的长城、直道、城堡、烽燧、窨寨,至今随处可见。唐宋期间,延安百姓一度为国家统一披坚执锐,每家有“二丁即出一丁”,几尽无家没有从军者、无日不有阵亡者。南宋朝廷能够偏安一隅,韩世忠、刘光世率领着延安府将帅为主的铁军,就是宋朝廷四大集团军中的两支首要劲旅。明末,秦淮两岸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纸醉金迷;而驻守在陕北的边关将士衣服褴褛,矛戈锈朽,三年不发饷银,贫穷不能保身;百姓更是赋税重科,民不聊生,于是兵民揭竿而起,最终推翻明朝统治。战乱引起居民流徙迁转,战争促使人口大流动,战事推动了民族的交融。从春秋至明朝,延安历经磨难,最终完成了众多民族的融合。苦与难、血与火的洗礼,培育了延安人民宽广的胸怀、博大的包容精神和奋斗不息的意志。

第三,这是一部概括延安文明史纲要。这部书稿真实记录了延安人民在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做的重要贡献。古代“二牛抬杠”的农耕生活,在米脂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已有生动刻画;延安府境内留下的古代众多梯田的遗址,数量不多的灌溉水利和水磨遗迹,都是延安先民努力改变自然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的历史见证。延安从秦汉开始有军队屯田,到明代达到顶峰。这片黄土地贡献的粮食,为捍卫边疆的将士们提供了重要的生活用品。许多废弃了的古村落,历史上曾经商贾辐辏,一片繁荣,百姓的需求都在这样的集镇上得到了满足。汉代发现石油,宋朝正式命名,清末开始工业化开采,延长油矿成为中国能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延安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在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上,能工巧匠们将人们的生存状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留存至今的唐宋石窟佛塔、明清禅院寺庵,显示出古人的信仰、习俗及高超工艺。鄜州泥塑在宋代就成为闻名全国的工艺品。宋代起已流行的腰鼓,至今令世界惊叹。有人文活化石之称的剪纸,保留着延安历史文化丰富的信息。延安的方言里,更是可以听见古代先民们抑扬顿挫的声韵。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黄土地孕育出延安灿烂的文明,并随着时代风尚传播到了大江南北。

西北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搏斗和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的辉煌历程,浓缩了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进程,书写了中国共产党肩负历史重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壮丽篇章。它所创造的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通过这部书稿,我们可以再次重温延安岁月的经典时刻,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不断汲取强大的正能量。

《延安古今大事记》的编纂者,富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他们明确分工,查阅资料,甄错剔谬,补轶删繁,五易其稿,终成此书。他们无私奉献、扎实工作的精神,值得肯定和表彰,也值得全市各级文史工作者和广大政协工作者学习。挖掘整理历史资料,不仅仅是文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样也是每一位政协工作者、每一位延安人的责任和义务,期望有志于延安文化建设的团体和个人,携起手来,共同为赓续延安文脉、光大延安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著付梓之际,撰此先读随想,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