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几点思考

石和平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从历史上看,其发展和积淀同步于人类社会发展,并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从未来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本质将是文化的竞争。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革命圣地。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雄伟奇绝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代中国革命又给这片热土留下了大量红色足迹,使得延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革命圣地和民族圣地集于一身。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各地纷纷实施文化强县、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发展战略的今天,要增强延安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必须抢抓历史机遇,树立“文化立市、文化强市”理念,注重特色鲜明的陕北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的发掘、发现和发展,把延安打造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聚集、文化实力雄厚的文化强市。

一、前提是提高思想认识

建设文化强市,思想认识是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观。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八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自觉坚持以“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为引领,高扬文化理想,加快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二是进一步强化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软实力”同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同样重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可能更重要。这两个观点足以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既然把文化视为软实力,就说明经济建设里面包含着文化建设的成分,硬实力、软实力共同构成综合实力,或者说加强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权益”论、“文化创新”论、“文化安全”论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保持民族文化自信心”等,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新观念和新要求都充分说明:今日文化之概念已非昨日文化之内涵;今日“文化建设”已非昨日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今日文化人面临的责任已非昨日一般性的工作任务。一句话,文化强,则发展前景强;文化弱,则发展前景弱。为此,我们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文化建设,要用抓经济建设那样的硬手段抓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强市,是必要的选择,也是发展的趋势。

二、保障是硬指标考核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要将发展文化事业列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人任期责任目标,建立文化民生考核体系。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确定为量化指标体系和均等化指标体系,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绩效意识,形成正确的决策导向和工作导向。科学确定政府发展文化事业的绩效评估内容,把人均购书册数、参加文化活动次数、千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年度文艺作品创作数量、文物保护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范围等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的重要内容,形成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建立行政问责制。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体制机制。制定有财力保证的体现均等化原则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合理确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和任务,保证列入均等化规划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能获得稳定、可靠的财力支持,并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法律体系,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建立文化事业经费投入的正常稳定增长机制。按照中央要求,努力提高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力争达到3%。财政要确定一个标准,按人口比例确定群众文化活动基本经费,注重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基准投入标准,设立调整系数,调整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差距。明确需要由地方各级财政承担补偿职能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需要通过市级财政转移支付或县区共同承担的经费,其转移支付或分担比例与当地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成本相适应。

此外,要拓宽文化建设渠道。尽快制定社会化运作制度、项目采购制度、委托承办制度和对符合政府规划的企业、社会组织举办的公益文化活动给予经费或其他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兴办公益文化设施,赞助和捐赠公益文化事业,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三、关键是文化惠民工程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突出重点,研究确定“文化惠民系统工程”落实项目,以项目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按照“大项目引领,大园区承载”的思路,建设“一个工程、四个园区”,即:建设沿210国道和303省道“Y”字型文化长廊工程和“杜甫川文化产业园区”“安塞黄土风情艺术园”“黄帝陵历史文化园区”和以延安文化艺术中心为载体的“延安市文化产业园区”,带动整个文化产业成规模、上水平;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加大对延安文化艺术中心的开发利用,以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二是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以统筹城乡为契机,突出地方特色,集中打造北部黄土风情文化区、南部轩辕黄帝文化区、东部黄河壶口文化区、中部红色革命文化区和全市绿色产业文化区五大板块,打响叫亮“延安过大年”“陕北民歌大舞台”文化品牌,在继续办好全市小戏调演、老年文化艺术节、城区校园文艺汇演等原有主题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的同时,重点策划举办每三年一届以“红色圣地”“华夏始祖”“风情延安”为主要内容和每五年一届的“中国延安国际民间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并力争推进其产业化进程,主动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延安新的城市名片,提高竞争力。三要全面加强“两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是文化惠及群众的重要阵地。市上要以全面完成延安市图书馆的内部装修、图书采购、办公配备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做好启动运行前期准备工作,积极筹备新建延安市群众艺术馆;县区要以全面改善“两馆”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阵地。

四、难点是改善基层文化服务水平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改善乡镇和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阵地,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短缺,服务水平差,已成为当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只有把乡镇和城市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好,才能真正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改变这一现状的可行办法有:一是加大投入。争取国家和省上投入,市、县分级投入。在统筹党建、教育、科技、卫生、计生、群团、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以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文化活动频繁的地方为结点,科学合理建立公共服务站,作为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科技知识的综合平台,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可以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民办团体开展多种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的文化经营活动。积极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民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及其他民间文艺服务团队。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公有文化设施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等方式,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三是对乡镇文化站要尽快设定机构、给定编制、固定牌子,向社会公开招聘有能力的人来从事文化工作,并指导农村文化工作。对于乡镇文化室的文化服务人员,虽然短时期内不能解决岗位编制、专职专岗等问题,但也要避免让一些不懂文化的村干部兼职兼岗的做法。四是发挥好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储备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动和引导大学生、退休文艺工作者以及艺术院校在校学生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同时,加大对农村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培训力度,让群众成为建设基层文化活动的主体。

五、重点是文化单位的管理

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单位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要明确服务职能,确定年度任务,实行量化管理,以服务的范围及数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社会公众的评价等多项内容为主要考核指标,定期对文化设施利用情况、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调研和评估。同时要建立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制度、服务公示制度、观展阅读服务机制、文化义工服务机制等。创新评奖模式,检验每笔财政投入的成效和效率,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

管理要靠人,但关键还是制度,是体制和机制。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在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可以尝试实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逐步取消其行政级别和管理职能,赋予充分的自主权。

六、突破口是打造优秀文化产品

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出精品。要坚持面向市场,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手段、产业化的办法推出优秀文化产品生产,形成影响力和提高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率和供给率。要建立艺术创作基金。采取政府支持、社会筹资等办法,支持艺术团体、社会力量挖掘艺术产品。同时,出台艺术创作奖励办法,对优秀剧本并且搬上舞台、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给予重奖。通过组织策划一批以反映延安人民为创建发展陕甘宁边区政权,为建设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为题材的书刊、动漫和电视连续剧;搞好以《信天游永世唱不完》等剧目的加工提高工作,争取在国家大剧院等重要舞台演出,并结合旅游搞好常态化演出;推出以展示陕北民俗为题材的情景歌舞剧《大陕北》等优秀剧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歌唱延安的原创歌曲,并给予重奖。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把延安文化展示好、宣传好。

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加强保护,做好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设立和启动项目抢救工程。同时要加强专题博物馆、民俗馆建设。一方面,要以争取国家“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立项为目标,努力对陕北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民情风俗、世态人情、宗教信仰、价值观、精神状态及文化成果进行研究和保护,并与挖掘利用有机结合,推动陕北文化走出黄土地;依托红色、历史、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民间舞蹈、民间歌谣、民间曲艺、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乐器、民间方言等资料,编辑出版《陕北民间艺术系列丛书》,出版《延安文库》,进一步提升延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另一方面,要推动非遗文化进课堂。除了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外,通过立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制,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

七、支撑条件是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

建设文化强市,人才是关键。要创新培养模式,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短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重点学科人才。加大文化干部锻炼培养力度,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带动人才成长。积极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设立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学科或重点艺术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文化人才参加学习和进修深造。对为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资深艺术家、文化名人、学界名家等,以政府名义授予其相应荣誉称号或颁发相应奖项。

要优化用人制度。采取聘任制和签约制等任用形式,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解决干部职务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按岗定工资、竞争择优的职务聘任机制。推进全员聘用制、公开招聘制、人事代理制等各项制度改革,促进文化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重建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学历、身份、年龄、资历等条件限制,做好职称评聘。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依据文化单位年终各项财务指标和工作实绩考核结果等非财务指标,考核管理人员业绩,实行奖金制,对优秀拔尖人才和核心专业技术岗位的收入分配给予大幅度倾斜,对市场经营策划等方面人员实行业绩提成制。

制定符合艺术表演团体演员从业特殊性的人员推出机制或提前退休政策以及较为宽松的人员引进政策。放宽对各类特殊人才的学历、职称、户籍等条件限制,推行人员引进备案制。对指挥、首席、导演、创作、项目管理、营销策划等自由从业程度较高的岗位,采取剧目聘任、课题聘任、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和使用区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大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设立人才储备周转编制,采取借脑引智、引进候鸟型人才等柔性储备机制,实现为用而储,储用结合,保证人才的连续性。

建设文化强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任务艰巨。对此,只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使我们延安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