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只见公仆不见官

“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这是一段延安时期的小曲,说的是选举。

当时边区选区政府委员,18个人,共产党员七个,因为不符合“三三”制,所以徐特立主动申请退出,另外一名党外人士补选。林伯渠被选为区政府主席,提出“精兵简政”的李鼎铭被选为副主席,李鼎铭说:“我原来不愿意出来做事,在参议会上,听毛主席热情洋溢的演讲,我被感动了,才出来。”

那个时候的选举参与者达到了80%以上,乡间的小路不好走,一些小脚太婆一辈子足不出户,选举时,也骑着毛驴翻山越岭赶到选举地点。不认识字咋选举呢?就用一个香头,点燃了,每个候选人名下放一块布,你中意谁,就在谁的布上烧个小洞,然后再数洞,唱票数。还有的地方在碗里放豌豆,候选人后面放一个碗,你选他,就放一粒豌豆进去。

那时候当官,谁也没有胆量收下大把的银子,数好后,还能呼呼地躺下睡大觉。但是也有胆子大的,当时新建县长家畔税务分局局长肖玉璧就贪污了3050元,他也是老革命,红军的战斗英雄,全身有伤疤90多处,那又能怎样?功是功,过是过,还是枪毙了。还有一个人物,叫黄克功,谈恋爱,看上了一个小姑娘,起初两人还好好的,后来就不搭理他了,他以为她看上了别人,就拿出枪威胁,女孩越发不正眼瞧他,他头脑一热,来了个激情杀人,女孩倒地未死,喊救命,他又在她头上补了一枪。这情节太恶劣了,尽管黄克功是革命功臣,1933年参加革命,红军中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一直干到旅长,在抗大又是第六队的队长,结果又能怎样?还是杀了。不杀不行,法律就是法律。人固有一死,他只能是轻于鸿毛了。一个贪赃的,一个枉法的,就是这样的下场。当时物质条件有限,又有多少能贪能枉的呢?贪赃枉法值不值?再笨的脑袋也要掂量掂量。

另一方面,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连毛主席都穿补了补丁的衣服,吃的不过是辣椒米饭,土豆烧牛肉那是共产主义,那时的物质条件离它还远得很;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眼镜只有一只脚,在耳朵上系根线,把断了的另一个脚系住;客人来了,林彪用“面条宴”来招待;红军抗大的学员没有本子,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记课堂笔记。高层都这样简洁朴素,成为一种时尚,更是上升到一种主流的精神。所以那个时候,干群关系很好,只见公仆不见官,不只是一个现象,而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精神力量在里面。

感言:电视剧《解放》曾在群众中引起巨大反响,就是因为“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引起人民的强烈共鸣。事实表明,当年我们党靠“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党风、干风夺取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今天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们更期待这样的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