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族教育,团结和培植一切革命力量

振兴边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使之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

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十分注意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在陕甘宁边区,1939年9月在中央党校成立了回民班;1941年6月在陕北公学成立了民族部,以此为基础,同年9月组建陕甘宁边区民族学院,招收了蒙、回、藏、苗、彝、满、汉等民族青年,开设有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史、民族问题等课程。

边区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学校,到1944年共办了八所伊斯兰小学,在边区西北部的定边办了伊斯兰公学,课程里增加了阿拉伯语。另外,还创办了两所蒙古族学校,筹备成立了蒙古文化促进会、回民文化促进会。

同时,为了提高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校、军事政治学院等学校中,也招收了少数民族青年,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在各民族地区,为了提高民族素质,还通过兴办成人夜校、冬学、识字班、读书组等形式进行扫除文盲的工作。

总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民族团结教育理论、方针、政策,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的不断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

创办延安日本战俘学校,变“日本鬼子”为“日本八路”

1937年平型关战役之后,我军在战场上俘虏的日军官兵越来越多。如何处置呢?

1937年10月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处理俘虏的命令。之后,中央军委发出《关于俘虏敌伪纪律的指示》,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瓦解敌军工作的指示》,八路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对日俘虏工作的指示》,采取种种措施优待俘虏,改造俘虏。

但是,这些日本俘虏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长期毒害下,思想仍然十分顽固、反动,仍然继续站在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上。他们大多认为,当了八路军的俘虏是自己的耻辱,而且连累了家人。一些战俘总找机会自杀、逃跑,有的甚至产生了要在八路军里搞情报、搞暗杀,以另一种形式来效忠于天皇的念头。

1940年3月,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改名“冈野进”,化名“林哲”)来到了延安,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之后,他认为:“那些离开日本军队、放下武器、脱掉军装的日本工人和农民,只不过是帝国主义战争的牺牲品,只要唤醒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认识到侵略战争的本质,他们迟早会成为反战的和平战士。”1940年10月,野坂参三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一所专门学校教育改造日军战俘。

这一建议与中共中央的想法完全一致。毛泽东对此非常重视,并亲自将这所学校定名为“日本工农学校”。学校位于延安宝塔山下,与陕甘宁边区政府、马列学院、民族学院、新华社、解放日报社、抗日军政大学为邻,共有16个窑洞和一栋不大的平房。包括校长和炊事员在内,全体工作人员仅20来人,校长由野坂参三担任。办学宗旨是和平、友爱、正义、勤劳、实践五项。

这里的学员以八路军、新四军从战场上俘获的日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也有受我政治攻势和俘虏政策影响而投诚过来的日军士兵,工农占多,文化程度大都不高。据1944年5月15日对日本工农学校69名学员的统计,其中农民占15.9%、职员占13.1%、店员占7.2%、商人占5.8%、工人占56.5%、渔夫占1.5%。从文化程度看,初小程度者9人、高小程度者49人、中学程度者10人、大专毕业或肄业者3人。

学校对学员入学,首先进行一个月的严格审查,看其是否愿意入学,并考察是否具备入学资格。审查合格者,即在预科学习两个月,后转入本科学习10个月。从1943年秋季起,根据学员年龄、阅历、文化程度和政治水准的差异,将学员分编为A、B、C三组,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开设的课程有日本问题、时事问题、政治常识、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问题、联共(布)党史等。另外,学校为提高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的日文水平,还设有日语训练班。学制为1年,也有延长到2年的。

学校在物质生活给予最大限度的优待,学员每月津贴按八路军连级干部的标准发给,学员的伙食标准也远远高于八路军一般战士,学员还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参与边区民主选举等。

由于我党我军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学员们的阶段觉悟和立场、思想产生很大变化,由原来的满脑子“圣战”观念转变为一支重要的“反战”力量。由他们发动成立了“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担负起在中国“培养锻炼共产主义之战士”的任务。他们由衷地呼唤:“中日人民团结起来,把日本军队从中国赶出去”,要求“到前线去,和八路军在一起”,成为日本八路。

不仅如此,他们还充当了边区人民生命财产的捍卫者。1942年8月,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自动组织起来,成立了日本人边区自卫军,加入保卫边区的战斗行列,并发表了坚定的誓词:“延安人民是我们的第二慈母,边区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不愿敌人踏进我们的第二故乡来蹂躏我们慈母的一寸土地,我们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来保卫边区。”还有一些战俘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前线和八路站在一起,一面打仗一面做日军的反战工作。今天树立在延安宝塔山日本工农学校前的纪念碑显示,共有36名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成员在抗战期间牺牲。

将大批深受日本法西斯奴化教育的顽固战俘,教育、改造成坚强的革命战士,这不仅在世界各国的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无此先例,堪称伟大创举,曾轰动了山城重庆,震动了国民党,也让美军观察组大开眼界,他们认为这是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对待日本俘虏的有力借鉴。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等人来延安参观后,高度评价学校所取得的成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延安一片沸腾,到处都是欢庆之声:“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工农学校的学员们自发拥向操场,高举火把,敲锣打鼓,互相拥抱,呼喊口号,场面激动热烈。8月16日,中共中央与野坂参三商定,让工农学校的学员返回日本。8月30日,在王家坪礼堂,延安各界为工农学校学员举行了欢送大会。9月18日,全部学员经华北、东北,取道朝鲜半岛,于1946年2月安全返回日本。回国后的学员,几乎全部都成为日中友好事业的积极分子,他们不仅成为了“延安精神”的传播者,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撰文著书,揭露和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创办朝鲜革命军政学校,铸造“朝鲜革命础石”

朝鲜革命军政学校于1942年11月在太行山区成立。当天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赠予一面锦旗,上书“朝鲜革命础石”六个大字。

1944年4月学校迁至延安川口镇,校长金白渊,副校长朴一禹。1945年2月迁至罗家坪新建校舍,学校以培养干部、完成朝鲜民族的解放为宗旨。开设的课程有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日本问题、朝鲜问题、军事学等。

尽管当时条件很差,但学员们学习生活热情很高。他们一面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军事技术知识,一面坚持打仗、生产。在边区政府和延安大学的支持下,开办了农场、陶窑、糖坊、纺纱组、木工组等,实行生产自给。

1945年8月下旬,抗战胜利后,该校结束工作,离开延安迁回朝鲜北部。

朝鲜革命军政学校办学虽然不到三年时间,但培养了一大批朝鲜干部,成为后来朝鲜革命的础石。其中,在学校工作和学习过的重要人物有:朝鲜建国后曾任内阁副首相的崔昌义;内阁副首相兼内务省相及人民军次帅,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任朝鲜人民军前线副司令、中朝联司副政治委员的朴一禹;朝鲜人民军副总司令武亭;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金斗奉;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朴政德上将、朴金波中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