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 杨玉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影响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源泉。由于受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在纷繁世相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明辨是非曲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儒家文化源于《六经》。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乐》经不传,又谓五经)是夏商周、春秋时期人们生活情况的记录或反映,是诸子百家共有的精神源泉。《六经》的精髓是对天地、生命的敬畏,对“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公平正义社会的憧憬,对人文价值理念、多彩多姿的文化与多种审美情趣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特征:对天的信仰又偏重于人文实务;特别肯定人与自然,人与人,家族、宗族内外,族群、民族、宗教之间,人的心灵与身体生命之间的融合;重视教育,强调礼乐教化与道德精神;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善于总结历史经验,鉴古知今;重视实践,推崇知行合一。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礼崩乐坏。孔子整理六经,凸显了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仁爱”精神,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基本规模。以“仁爱”为中心的仁、诚、忠、恕、孝、悌、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念体系为后来的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所继承、弘扬。在政治文化上,儒家强调王道、仁政、德治,有民本主义、民贵君轻的传统。
汉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与治国范式。朝野关注的焦点是“内裕民生”与“外服四夷”,因此尤其强调文治武备。中国文化的一种取向,即文化观念重于民族观念,文化界限深于民族界限。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中的“和合性”大于“分别性”,主张宽容、平和、兼收并蓄、吸纳众流,主张会通、综合、整体、融摄。我国陆地与海洋的丝绸之路从此开始,中国人对外从来没有殖民、侵略、种族灭绝的传统。孔子讲“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倡仁爱,泛爱众,修身律己,与人为善。
几千年来,不断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而形成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最本质、最集中的反映和体现。尤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相融合,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
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中解释是:“道,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也。”“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所谓道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那些正确规则、道理。所谓德,即“得其道于心,而观之于行”。就是不仅在思想上懂得了道,而且在行动上也按照“道”去做,所以有道德的人,必定是懂得道理的人,是品行端正的人。按照马克思伦理学的观点,道德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的观念、情感和品质。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公德里,集中体现在“仁”和“礼、义、廉、耻”。这不但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修身要求,也是我们今天维系社会文明发展的最基础的行为规范。“仁”是儒家伦理思想核心,被视为“五常德”之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因此,“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爱众”。这种思想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应有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在现代的公共生活交往中,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公德的互相奉献、互相爱护、以礼相待、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美德,这正是我们当前的社会公德建设中应大力提倡的。再者,“礼、义、廉、耻”,作为中国四大传统美德,对于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礼”,指文明礼貌,在相互交往中,待人以礼、举止文明、容貌可现、谈吐文雅,这是社会公德最基本要求。“义”指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等正义行为。“正义”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价值标准,体现了谋求社会整体利益的精神,激励无数的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同时也具有坚持人格尊严,实现个人价值的意义。“廉”指廉洁。廉洁作为一种美德被视为“为政之本、为君之宝”,要求为政者廉洁自律,实行廉政,当清官,做廉士,不受贿,不谋私利。“耻”指知耻,有羞耻感,知不知耻,有无羞耻感,是人区别于禽兽的重要分界线。也就是要有“从不枉”“羞为非”的善恶之心。这就要求人们做事守仁义,谨言慎行,辨知荣辱,“知耻近乎勇”,“人知耻,则能有所不为”,“无耻则无所不为”。这些传统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共性要求。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如秉公执法,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廉洁奉公,清正廉明,以民为本,惠民利民,举贤任能,任人唯贤等道德思想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统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以传统的义利观来分析,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明显区别,就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的功利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如何在职业谋利行为中遵循基本的道义原则,以便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成内在的统一,这正是职业道德建设中所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问题。传统意义上的“义利观”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它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告诫人们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制约,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传统的职业道德还体现在许多具体的职业规范中,如在师德中: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在医德中:仁爱习医,精研医理、医术,心有病人,救死扶伤;在商德中:公平交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在艺德中:艺品即人品,德艺双馨,文以明道,刻苦学艺,精益求精;在民德中: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
在家庭生活的治理上,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勤俭持家”。古人将“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作为治家原则(金缨《格言联璧·齐家》)。治家乃齐家的前提,勤俭为和睦的基础。勤,即勤劳,它反映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与自然界做斗争的一种自强不息精神。在家庭关系上,主张父慈子孝的父子关系;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兄爱弟敬的兄弟关系和“远亲不如近邻”,“不是一家,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孝”与“慈”作为处理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反映了我们国家在这一关系的处理过程中,世代相继的美德。
《礼记·大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完善,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也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崇高追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弱化趋势。部分人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淡漠、感恩意识淡薄、节俭美德淡忘、义利观念模糊、包容情怀淡化,现代社会暴露出很多重大问题,诸如:离婚率持续攀升,孩子的“孝道”意识日益减退,家庭铺张浪费现象严重,邻里关系冷漠,家庭暴力突显。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见利忘义等等道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提升人们道德境界,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要加大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要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大力开展汉字听写大赛、中华古典诗词大赛、穿越经典、中华经典诵读等社会读书活动,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二要营造中华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构中华道德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以童谣、民间故事、卡通等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让群众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新闻媒体要通过设专栏、专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舆论环境。
三要加大传统文化精品生产。文艺创作要承担起解读历史,正本清源的重任,要把观赏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通过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广泛开展教育普及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和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建设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传统文化培训学习基地,定期开展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乡土民俗知识研究、中华戏曲欣赏、民俗展览欣赏、民间手工艺术培训等活动,提炼蕴含其中的精神和价值,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延续我们的历史文脉。
四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发扬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并不断赋予时代内容,改进节庆方式,增强节日文化吸引力。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展示中华文化之美,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五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美好的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是培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社区为依托,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为重点,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坚持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出一批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引导人们崇善向好,激发社会正能量。
六要大力弘扬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孝亲敬老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增强感恩意识,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引导人们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长辈的关爱之情,养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敬老助老、友善兄弟、回报社会的良好品质。广泛开展道德讲堂、乡村儒学讲堂活动,唱响道德之歌,诵读传统经典,学习身边好人,拨动心灵之弦。要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组织、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加强以孝亲敬老为基础的家风家教建设,大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评选表彰活动,并辅以一定的奖励,把中华孝道和敬老之风代代相传。
七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有害思想观念,导致一些人信用意识淡薄,社会信任感下降,诚信缺失、造假欺诈。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精心组织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一条街、诚信户评选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引导人们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强化对失信者的制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不法行为,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机制。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净化网络社会环境,树立网络道德新风。
八要强化勤劳节俭教育。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过去,生产落后、条件艰苦,需要勤劳节俭;今天,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同样需要勤劳节俭。在物质条件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思想严重,一些领域铺张浪费、豪华奢靡现象滋长,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可谓触目惊心。懒惰和浪费损失的不仅仅是物质成果,更严重的是损毁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人的道德情操。要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崇高品格。开展全民性的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等活动,特别要突出节粮节水的教育,从幼儿园、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单位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