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给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立的理性启迪

西藏民族学院 徐万发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发展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形成了鲜明时代特色的道德精神,精神主导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本文论述中国革命时期的核心精神——延安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性启迪,揭示二者本质相通,诉求一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出了一条思想文化发展的轨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精神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形成和产生了许多反映时代与革命主题、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宗旨、展示无产阶级和各民族革命斗志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的本质内涵都是一脉相承的,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与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振兴大业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得到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历史例证。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一个创造辉煌业绩的“黄金时代”,产生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它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是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实践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精神动力。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前提,也是了解、认识中国社会与革命的要求。毛泽东一生都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实践相结合,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是带头学习的典范,而且要求全党干部都读书,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大学校”的号召。1939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1940年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干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学校的指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等文件,开展以干部为主体的学习竞赛,把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定为“学习节”。特别是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1941年七八月间党中央做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和《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并专门设立了中央调查研究局,组织各类大型调查团,张闻天、林伯渠亲自带队参加,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毛泽东总是要求抗大学员:你们要到斗争中去学习,“那是无字之书”。在全党逐步形成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优良学风,使全体党员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党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在实践中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把最终目标和现实任务相统一。共产党丢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如果不为党的现实任务而奋斗,就不是一个合格共产党员。今天,我们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说明,成为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范例。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联系、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工作的法宝。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延安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集成和发展,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教育和影响几代共产党人。

(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延安时期是艰苦的岁月,恶劣的自然环境、巨大的生存压力、敌人的封锁包围,但中国共产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靠天,不靠地,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凭着这种精、气、神,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成为当时全国青年向往与投奔的地方,这是延安精神最具特色的方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坚强品质。

延安精神内容丰富,生动具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教育的永久教材,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故乡”,历代中央领导人都有延安情结,经常亲临延安视察、调研和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到延安来温习延安精神,汲取共产党发展的营养。1973年6月,周恩来陪外宾到延安,十分关心延安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问题,登上宝塔山时说,革命战争的创伤恢复了,但文化经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依然落后,粮食还没有过关,有不少同志把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忘掉了。周恩来希望延安的同志恢复和发扬延安革命精神,把延安的建设迅速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搞好。在离开延安时说,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邓小平积极倡导延安精神,他说:“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1989年9月,江泽民视察延安时指出,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需要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需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不然,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2002年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其成为我们新世纪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2006年春节,胡锦涛到延安与延安人们共度春节,他瞻仰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七大会址,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前,胡锦涛动情地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2009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弘扬延安精神,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两个不同时代主题的人文构建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所有精神的核心,也是革命发展时代人文精神的呼唤。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旗镇(今吴起县),1937年1月进驻延安,1947年3月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在延安住了十年,在陕北近十三年。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诞生至2013年的92年间,13年在92年中时间很短,但却是92年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其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延安艰苦的环境下,站住脚跟,并得到发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成熟,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危难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毛泽东的智慧、谋略和胆识发挥最为充分完美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毛泽东用他的一系列制胜谋略,领导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陕北站稳了脚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了全民抗日战争、进行了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党的领导骨干、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的热情、为和平建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领导和指挥了初期的全国解放战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成就了毛泽东,成为中国的一位伟大政治家。”“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召开了许多重大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整风运动,领导了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央领导同志写了许多理论著作。中共中央以延安为中心,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做了准备。”“延安的十三年,是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大发展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大发展的十三年,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十三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革命前景的背景下的时代呼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此时,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和构建,是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稳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口号,能够凝聚人心,增强向心力与活力,加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和完善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就会迷失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制度和体制,这就需要有一个与制度和体制相适应,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明确地界定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的内容是时代的要求。我们鲜明地亮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旗帜,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怎样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怎样取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坚不可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涵盖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极具适用性和包容性,极具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纽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才能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系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过程的关键节点的重要精神建构。延安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时期形成的。1927—1935年,中国共产党摆脱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开展了农村土地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在井冈山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性成果。不幸的是,由于受到王明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红军严重损失,根据地丢失,中国革命力量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艰难地到达陕北,又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中国共产党顺应形势,主张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中国共产党在陕北一隅,民贫地瘠,并受到国民党的处处挟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是当时的头等大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进行了实事求是、艰苦创业、革命信念与理想教育,进行了革命精神的塑造,逐渐培育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最艰难、最曲折时期使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并得到巨大发展,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时刻,对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文化建构,是重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再度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毛泽东时代有积极的特色成就,但也有沉痛的教训。改革开放后,经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索,实践,到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已经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进入21世纪后,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如经济上自主产权不够、企业需要向自主技术方面转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较弱;国际关系上,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周边关系争端频繁;文化建设上,西化现象严重、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层次多样化、具有科学性民族性的文化体系没有建立等。因此,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思想道德顶层架构,是中国在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宏观思索,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走向振兴的全面设计。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振兴中华为目的而对民族思想文化的理性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认识上的依据、行动上的准则、价值判断的标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理所当然的内容和最基本特征。延安精神在认识的维度、实践的维度、历史的维度上都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延安精神遵循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由之路,而在当前走历史必由之路就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延安精神的弘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和提倡的。我们在弘扬延安精神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自信。只有核心价值观自信,我们的其他工作才有真正自信的根源。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思想,凝结整个中华民族力量,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号角。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精神导向和时代精神标杆。时代精神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脚步,代表了人文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指引,具有辐射作用和内驱力。它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它引导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感知真善美,效仿真善美,传承真善美,鼓励人民奋发向上,积极有为,努力搏击。延安精神是不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更具有魅力与张性,对其在不断地品味中感受它的弥足珍贵和深远价值。从延安精神发展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视度、不同内容中感受和审视它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精神的作用、力量和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更有目标,更有期盼,更有动力。

我们重温延安精神,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获得理性启迪。每个时代有其时代主题,有其精神标杆,其内在联系反映社会发展文化职能的实践与基础。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反映时代主题的精神标杆,二者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