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延安与“绿色”延安(二)

延安所在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地貌最典型的地理单元。黄土地貌多样,拥有壶口瀑布、洛川黄土地质遗迹、乾坤湾等三大黄土地质奇观,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但同时也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保持困难。(参见《延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评审稿》第12页)

青岛日报2008年7月3号以《绿色延安革命象征:更加浓烈的爱更加炽热的情》为题,发过这样一篇文章:

黄陵到延安的距离是162公里,车一直在山峦中穿行。这条连接革命圣地延安与中华文明发祥地黄帝陵的高速公路,恰似一条丝带盘旋在丰饶的黄土高坡的腰间。

印象中的黄土高原充满着厚重。黄沙漫道的高原,头缠羊白肚手巾的黝黑脸庞,荡气回肠的陕北民歌……然而眼前的景象却完全迥异。

绿色,还是绿色,绵延不绝。并且,那绿色是由高高树木组成,而非西部常见的草甸,显得非常立体。车窗外渐行渐远的延安,一座三面环山、静静的延河从中穿过的小城,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而今又增添了更多的蕴含。

延安的葱笼绿意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资料显示,7年来延安累计退耕还林865万亩,面积之多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2.4%,占全省的27%,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0.7%提高到45.5%。由此,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的延安种植着215万亩苹果树,总产138万吨,而延安年接待旅客高达650万人次之多,旅游综合收入高达35亿元,塑造了延安的新骄傲。

在笔者看来,延安当地政府在用来衬托红色的“绿色”上做文章时,不应忽略下面一个重要内容: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我国水利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大型水土保持项目。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在项目区考察时,对项目治理成效大加称赞,称“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实施最出色的项目之一”。黄土高原项目被世界银行誉为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

1995年9月,站在安塞县侯家沟的黄土崖畔,首次考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治理现场的世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惊叹地说:“中国延安项目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出色的项目之一,在许多国家都有过同类项目,能取得这样大成就的只有中国。”

世行行长沃尔芬森给予这个水保项目以高度的评价,他说,他是1995年来的,延安的项目是1994年就正式上马了,他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你们能把黄土高原搞成今天这个样子,这是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曾在延安到安塞路边上,看到过世行贷款项目区石碑。北面石碑上篆刻着“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南面篆刻着“粮经果木全面开发”。

安塞县农民闫莉用这几年她家的变化来为项目的效果做了最好的注解:自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家四口人,我种了一个大棚,这个棚的面积是8分地左右,每年投资4000元,种西瓜、甜瓜收入是31000元。家里安装了暖气,小彩电换成了大彩电。

我曾于2007年9月18日走访了世行项目延安项目办副主任李宏平,他就延安项目发表了这样的议论:

“世行项目有两个宗旨:一是环保;二是扶贫。通过项目的实施,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首先,当地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原来就是荒山秃岭,现在呢,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绿树成荫,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次,农民脱贫致富了,我们修了农田,打了淤地坝,造了经济林。农民的收入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时项目前的人均纯收入300多元,现在达到3000多元,人均产量原来只有300来公斤,现在达到500公斤,从吃饭到花钱都不愁了。农民高兴地说,世行这个项目令我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粮仓子也满起来了,这真是一个最好的项目,让农民脱贫致富最好的项目,使我们由原来的贫穷变为现在的富裕。

“农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文化、卫生、教育方面,因为我们是结合这个项目有了钱以后修了‘希望小学’,改造了校舍,修了道路,原来都是架子车路,农民出门就要爬山,现在我们的项目争取到了,梯田修了,我们的车可以随便到哪了,这样的话,农民种地、收获庄稼都可以用拖拉机、用汽车运回去,交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文化,我们家家户户连了卫星接收的这种天线,都能看到有线电视,看到了电视,丰富了文化生活,农民的文化层次、自身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钱以后,有的农民发展了运输业,带上小孩在城里一边搞运输,一边在城里受更好的教育。原来他们想都不敢想,这主要是项目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所以说现在他们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世行项目经理伏格乐对两期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一是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如果现在去项目区,会发现与十年前大不一样,项目区植被由原来的10%恢复到70%多,项目区人民比过去富裕多了。二是生物多样性有了较大改观,动植物的数量大大增加了。让我们吃惊的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项目区有了这么大的改观。世行项目的实施,令人们把生产活动与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了。三是北京反馈的信息表明,黄河下游发生洪水灾害的几率大大降低了。这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入黄泥沙减少了。四是从国际上讲,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在土地退化治理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好。

世行行长沃尔芬森曾目睹过这样一幕:成千上万的人民动员起来在山坡上修梯田。他们搬开石头,他们修建梯田。他们组成十万人的大军。在每个山头上他们竖起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世界银行1号项目”或者“2号项目”,刻着队长的名字、会计的名字和他们所有人的名字。当然,这里面肯定还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工作,比如:扎实、细致的前期准备,科学严密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等。

世行官员们看到的是中国政府组织动员的卓有成效,看到的是当地人民的勤劳苦干与任劳任怨,看不到支撑他们的那股冲天干劲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半个世纪以前。

在我看来,这些内容可谓是延安精神与南泥湾精神的当代版本,因为它与现时接上了轨,与当今世界潮流相吻合,应该成为绿色延安的最好题材,青山绿水正是延安精神的当代体现。我们应该把这看成是对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独立自主与利用外资并不矛盾,世行的项目贷款对于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延安来说,犹如雪中送炭。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内容不应忽视:一是政府出色的宣传动员,二是当地群众的艰苦奋斗。

有北京游客讲:延安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不仅是红色革命的传统辉煌,还有最近党的退耕还林等富民政策发挥的威力。如今黄土高坡变绿了,风沙比以前小多了。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它的先进性。

这不正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教材吗?

至于今日延安整体的绿色形象,在《延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评审稿》第82页中,还有更加客观准确的描述:

近年来,延安市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0.7%提高到目前的44.3%。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开始恢复,基本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重点突出,整体绿化”。“十五”期间,累计退耕还林800多万亩,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全市13个县区全部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试点示范区,吴起县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森林覆盖率达43.7%。远远高于全国(18.21%)和陕西(31%)的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6平方米。2001年市区大气总悬浮微粒有3个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03年,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44天。

2007年5月,新华社记者陈钢曾以《延安八成农民受益退耕还林工程》为题,对于延安的绿化作过这样的报道:

在革命圣地延安,退耕还林工程不仅使全市80%的农民获得钱粮补助直接受益,而且已明显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春天出现的沙尘天气比以前大大减少。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市,曾是陕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延安市坚持不懈抓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到去年底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65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2002年以来,全市还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5000平方公里。

退耕还林钱粮补助使延安农民从中直接受益,目前国家累计兑现退耕农户钱粮折合42.8亿元,受益农户24.5万户130.4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80%。

受益于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如今的延安,夏秋两季满眼是绿色,冬春时节,也不再是单调的黄色。数据显示,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已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现在的45%,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延安市新修基本农田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农民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400公斤以上。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去年达到了2425元。(参见2007年5月22日新华网)

对于延安今日的山青水秀,《华商报》有着更加生动形象的描写:

提起延安,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头扎白羊肚、手拿烟袋锅、在山山峁峁上赶着羊群、唱着信天游的放羊人形象。如今的延安,虽仍然到处可以听见高亢优美的信天游,但放眼望去,满眼的翠绿已经取代土黄成为主色调,而在山间也再难看到那独具地方特色的放羊人和羊群。

山绿,水清,是延安人世世代代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正在变成现实。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延安全市累计退耕还林86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02万亩,荒山造林363万亩,退耕还林面积占全国的2.4%,占全省的27%,面积全国第一。延安的色调正在由黄变绿。

退耕还林使百万农民受益

“以前每天的活儿就是赶着羊上山,不停爬过一座座光秃秃的山梁。”聊起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影响,吴起一位姓马的老汉还没说话就笑得合不拢嘴了。他说,退耕还林后,每年国家按照亩数给他们补钱就不说了,光他们家去年种草就收入近万元。“羊不能上山了,群众就把羊养在家里,我们很多人还由此办起了产业。”马老汉说,他瞅准形势开办了一个草场,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搞起了养殖业,“刚开始那阵儿,还想着地里都种树了,我们吃什么?但现在再看,山变绿了,环境变好了,我们的日子也好了。”

像马老汉一样靠退耕还林政策受益的农民有上百万。

据统计,目前,延安市农民退耕户人均受益3300余元,全市已累计兑现国家补助资金40多亿元。退耕还林不但为大山披上了绿油油的“被子”,还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红彤彤的“票子”。延安市委始终重视后续产业的培育。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把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转向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经营。延安的林果、草畜、棚栽三大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延安80%以上的农户都有一至两项收入稳定的产业项目,三大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7%。

退耕还林改变生活方式

如今的延安退耕还林,已经不是“要我退”,而是“我要退”。一项对全市退耕农户的普查结果显示:全市92.4%的退耕农户为稳固户。“我要退”,是延安退耕还林取得大好局面的重要原因。

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实施还大大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延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提高,区域年均降雨量增加;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较前提高20%多,入黄泥沙和沙尘天气减少;更重要的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和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传统生产方式逐步被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代替。与1998年相比,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了400多万亩,但农民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退耕前的水平。延安还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等六大主体工程。到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779.46万亩,林草覆盖率比退耕还林前提高了14%。同时,有1.7万户4万多人走出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深沟。(参见2007年7月24日《华商报》,文章题目《大山披上“被子”群众挣来“票子”》,记者杨德合)

我们在考察延安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资源时,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形势,从当今的生态建设入手,从中发掘当年生存与当今生态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的关系,进而深入发掘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革命与建设的关系、“绿色”与“红色”的关系,这绝对应该成为延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当代演绎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个内容有着现时的国内和国际背景,能够凸显中国的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执政为民,正在着力于谋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中国与世界相和谐的新目标。我们不能掩盖历史事实,新中国成立之后若干年来的“艰苦奋斗”,由于脱离了具体的时代与环境而导致异大于同;而改革开放之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人们为了环保所做的种种努力,才是延安精神的发扬与继承。因为延安精神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共产党人仍是凭着这种精神,找到了历史足迹与未来步伐之间的连接点。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4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群众利益和群众愿望想问题、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作决策、干工作,事事想着群众,处处为了群众,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益,为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事实上,从发展过程来讲,无论是南泥湾精神还是延安精神,都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和结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所以变得特别重要,是由我们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

我们特别应该看到,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意识形态、政策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适应了今日世界形势与人类社会的变迁,为各种新事物的出现创造了较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这都是政治进步的标志,是政治文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将过去的红色文化变为当代的红色文明,让它作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直接对现实产生作用。

(本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参考了2005年12期《中国水利》中的黄自强、周月鲁等人的文章,特此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