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文书概述

一、经济文书的概念

经济文书作为应用文的一个分支,是指在经济专业领域内为处理业务、传递信息、研究对策、指导工作而经常使用的,直接反映经济活动内容并为经济工作服务的一类专业应用文。

熟练使用这类文书,能够帮助人们准确传播经济信息,处理经济事务。常用的经济文书有合同、市场调查报告、意向书、投标书、招标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商品说明书等。

二、经济文书的特点

(一)实用性

实用,是经济文书的价值取向。任何经济文书都不是一般的有感而发,而是为事而作,力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它的实用价值体现在:

1.能够反映经济建设中的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并认真地加以剖析研究,从而探索和发现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为制定经济方针、政策,做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针对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适时地做出决策、指令、通报和说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使管理活动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正常运行,促进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3.能够梳理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形式、反映其发展与优化的过程,对经济改革做正确的导向。

对经济文书来说,如果能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一定会对经济工作有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真实性

经济文书是反映经济活动规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应当从实际出发,原原本本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传递准确无误的信息。经济文书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进行艺术虚构,它必须实事求是,事必有据,反对歪曲事实,弄虚作假,夸大其词。要反映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关系,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强调求真而去纯客观地“有闻必录”。

(三)效益性

经济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经济文书是直接反映、影响与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必然与经济效益发生不解之缘。这就要求经济文书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与经济效益挂钩,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如市场调查报告要为解决企业产品适销对路服务;经济合同要为企业的切身经济利益着想;商品广告要以推销商品和劳务达到盈利为目的。

总之,经济效益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提高经济效益是所有经济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也是经济文书写作的终极目的。

(四)政策性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有关的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就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也是经济文书写作的指导方针。这就要求经济文书的内容要体现和渗透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精神,要以有关的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去分析经济现象,研究经济形势,解决经济问题;要结合具体的经济工作任务、具体的事件、具体的问题去自觉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反映国家政权的政治意向和根本利益。

(五)规范性

规范性主要是就经济文书的格式与语言而言的。经济文书专业性很强,为了表达准确得体,处理及时迅速,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相对固定的格式与写作规范。规范化是实现经济文书统一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文书写作的速度与效率的基本措施,同时,也为经济文书运用电脑写作、进行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从语言来讲,经济文书在长期写作中也形成了一些惯用语,即程式化的语言,形成了规范、严谨的语体特点。

(六)时效性

经济文书要承担收集、编制、传递、应用经济信息的职能,发挥指导经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在写作上就必须做到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市场如战场,在风云变幻的经济领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做出科学的预测和正确的决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都必须以及时为先决条件,竞争中的成败往往就体现在“时间差”上。信息流通得越快,经济文书的指导性就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大。

三、经济文书的作用

(一)领导和指导作用

经济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为了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活动协调一致,就必须借助于经济文书及时地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部门的指令、决策、任务、要求、计划等传达给下级部门,对基层单位的工作进行具体领导和指导,以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用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实现经济活动的有效管理。

(二)汇报和交流作用

基层单位要通过经济文书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单位之间、部门之间也要通过经济文书交流信息,加强横向联系,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促进竞争,获得支持和帮助。

(三)推广和宣传作用

推广和宣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对典型经验的推广与宣传。通过经济文书,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抓住典型,指导一般,对经济工作做正确导向。

2.对商情的反映与宣传。通过经济文书,企业可以及时发布商品产、供、销方面的信息,加速商品流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提高效益。

3.对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推销与宣传。企业的发展与其社会知名度是分不开的,社会知名度越高,社会评价越好,其发展的社会环境就越优越,前景就越广阔。反之,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便会遇到重重障碍和困难。怎样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呢?除了靠自身的业绩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得通过一定的形式来推销,这种推销,乃是通过相应的经济文书来实现的。

(四)依据和凭证作用

来自上级部门的经济文书常常是下级单位做出决策。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来自下级单位的经济文书常常是上级机关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情况依据;与有关方面发生权益关系而形成的经济文书则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凭证,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它们就会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成为处理纠纷、分清违约责任的依据。

在完成了特定的任务后,有些经济文书还需要归档保存,以备查考。这些文书又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储存起来,供以后研究经济活动的规律,总结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制订经济规划参考。作为依据和凭证,它们不但具有现实作用,而且还具有长远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