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题目自拟。③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经历过高考的我们,对这个题目应该不算陌生。这是2008年江西高考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我们从小就学着写信,那你知道如何才能写得格式正确、感情真挚吗?
(一)书信的概念
书信类文体,包括普通书信(即一般书信)和公务书信。
一般书信是与特定对象交流信息、叙谈情谊、商讨问题、沟通思想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私人性、礼仪性应用文体。
(二)一般书信的发展沿革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书信在我国古代称之为“书”,书信很早就应用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情感交流。
中国的书信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古人从初期依靠信物(如“虎符”) 传递信息到以烽火传递军情,乃至最后形成以语言文字为内容并通过特定媒介传递的书信,一定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据有关专家考证,我国从商周时代就出现了邮驿,利用马、车、船等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雏形。孔子曾经用书信邮递的速度对比德政的传播速度,称之为“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古代的邮驿由政府设置,专门负责传达政令、通报军情等公务信函。而私人信件只能托人转送,没有专门人员和投递渠道,加之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送非常不便。因此,即便在社会经济都非常繁荣的唐代,仍然有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说。这种官办的邮驿制度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等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清朝中期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所取代。
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才出现了专门的民间邮递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产生适应了民间商贸与交往的需要,所以发展很快。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在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
民信局的出现,既满足了民间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发展了行业经济,是官办邮驿的一种有效补充。直至1935年,民信局才逐渐停办。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邮局是1896年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开办的大清邮政。它实际上是由当时控制清朝海关税权的英国人赫德创办并掌控。之后的几十年,一直由帝国主义列强把持和控制。之后经历了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邮政。新中国建立后,人民邮政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并提供越来越多便利的重要经济行业和社会组成部分。书信作为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联络、沟通的交际工具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写好书信,写出合乎规范并表意准确的书信,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联系和沟通的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在现代邮政行业中出现了邮政快递、航空快递等先进快捷的邮递方式,而且通信、网络领域也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电话、电报、传真技术的普及,以及借助网络实现的手机短信、视频通话和Email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这些新的通信方式,是传统书信的有益补充,同样也应该遵循一定的书写和应用规范。书信的写作要求与规范可以作为它们的借鉴。
(一)应用范围的普遍性
书信普遍地应用于各类人群、团体,适用范围也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有交流与沟通的需要,就有书信的用武之地。因此,书信有更多的使用群体和更为宽泛的适用范围。
(二)承载内容的广泛性
由于书信使用上的普遍性,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书信的内容。书信承载内容的广泛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应用文件,特别是公文的显著特点。
(三)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书信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作用在于交流信息、叙谈情谊、商讨问题、沟通思想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写信者往往对语言的选择不拘一格。有时候为了更好地体现主题,还要变换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表达方式上,或叙述、或描写、议论、或抒情,灵活多变。
(四)写作层次的随意性
书信的承载内容广泛,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交代一事一物的前因后果,可以直接对某一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同时在一封书信中提出多个问题和多种观点。写作层次上既可以采用递进式、又可以采用并列式,还可以根据交代对象的重要程度随意地组织材料。
书信虽然较之其他应用文体在表达手法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但习惯上仍然有一些固定的结构。完整的书信由信文和信封构成。
(一)信文的结构与写法
信文的内容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祝颂语以及落款等五部分组成。
1.称谓。独占一行,写在信笺的第一行顶格的位置,表示对受信者的尊重。称谓后面加冒号,表示有话要说。称谓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一般包括敬辞、姓名、称呼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根据与收信人的亲疏关系灵活处理。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妈妈”等。
2.问候语。写在第二行空两格的位置,独立成段。作用是连贯语气、表达问候、引启正文。问候语应该注意针对性,根据对象表达不同的问候。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起笔。作为书信的主体,一般应交代清楚写信的因由、事情的具体情况和结束语。正文的写作要求:语言顺畅、条理清晰、措辞得体。叙事时尽量做到一事一段。同时写多件事时,要掌握先难后易,先主后次的顺序,使人一目了然。
4.祝颂语。祝颂语是与问候语呼应,进一步表达祝愿,加深情谊。一般分为两行书写。在正文结束后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顺颂”、“敬颂”、“即祝”等启示语。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秋安”、“学习进步”等祝福语。同样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对祝颂语进行选择。
5.落款。普通书信的落款较为简单,主要包括署名和写信日期,分两行写在信尾的右下方。署名通常是在姓名前加自称,如“学生某某”。日期一般要写公历,如果写农历,就应在日期前加上“农历”或“阴历”二字。写日期,一般只写月、日。如果是重要的,或者是时间性较强的信件,除了写年、月、日以外,还要写明更确切的时间。如果在旅途中写信,还可以在日期后附带写上写信的地点。
此外,如果信已经写完,临时又想起一些事情要告诉对方,或觉得某件事叙述得还不够全面等,在信的后面还可以补写称之为附言。可在补写话语的前面加上“另”、“又”、“另外”、“还有”等字样。或者在附言之后写上“又及”二字。
(二)信封的结构与写法
国内的标准信封一律采用横式,信封的正面主要由邮政编码区、收寄信人地址书写区和贴邮票区3部分组成。
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写在信封的左上角固定的方格内。
收信人地址写在收信人邮政编码的下一行。地址应详细写明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和门牌号码的全称。
收信人的姓名写在信封中间。字可写得大些。姓名后面可缀上“先生”“女士”“同志”等一般称呼,不可用过于私密的称呼。因为信封上的文字都属于邮递过程用语,是写给邮递员或送信人看的。
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写在收信人姓名下一行。姓名之后加上“缄”、“寄”等字样。
寄信人的邮政编码写在信封右下角固定的方格内。
寄往国外的书信,信封写法与国内标准不同。寄信人的姓名、地址、国家名称要依次写在信封的左上方或信封背面的上部;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国家名称要依次写在信封的右下方;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应该用对方国家通用的语言或英文书写。
(一)格式要合乎规范
普通书信的格式是约定俗成的,写信合乎规范能够体现出写信人的自身修养和对收信人的尊重。
(二)语言要真挚得体
普通书信可以用口语化的语言,语气上要感情真挚,能够给看信人以“见字如晤”的感觉。
(三)内容要条理清晰
写信时,各条事项应条理清楚,让收信人对书信传递的信息有明确的把握。
范文
书信
给市长的一封信
敬爱的市长:
您好!我是×城市的一名普通中学生。
又一届“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活动展开了。作为一名×城市民,我真诚地希望×城获得这一殊荣,故我借这次作文机会给您提一条建议,希望您能够采纳。
×城市历史悠久,景点众多,街道整齐,树木林立,是个优美的城市,但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痰迹,使这个美丽的城市黯然失色,人们的每一个吐痰动作,都使人厌倦,就督察人员看来,有这种陋习的城市,难道能评上文明卫生城市吗?
关于“文明城市”的建设,作为中学生的我也谈谈个人的想法。
文明城市的市民素质应该是很高的。我发现×城的个别市民,不能够做到这点。例如随地吐痰等现象都是常见的。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对“文明”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不知道“文明”是怎样一个广泛的概念。我想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民修养。比如,在广告牌子上贴一些文明的标语,让中学生自愿组织一个小组,上街去宣传……
随地吐痰并没有在法律的约束范围内,这使得管理这一问题难上加难,但只要我们努力,就会成功解决它。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城必将成为优秀城市。
这是我对您的一点小建议,我恳切希望您能够采纳,也算是我对×城出的一份微薄之力吧!
此致
敬礼
一名×城中学生
××年×月×日
解析
这是一名中学生就建设文明城市问题给市长提出的建议。全文结构合乎书信格式规范,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过渡自然。文章先介绍了写信人的身份,概述×城的环境情况;然后笔锋一转,强调随地吐痰现象对建设文明城市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对随地吐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并表达了良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