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两则信息是出现在北京某小区的公告栏里的,请你帮忙看看,文种是否恰当?选用公告来反映信息里的内容,是最佳选择吗?相信你学完了本节内容,一定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
关于捐被褥助宠物过冬的公告
时间:今日起至月底
地点:三环新城居委会
内容:因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动物基地猫狗宿舍是瓷砖地,没有暖气,900多只小猫小狗无法度过寒冷的冬天,望广大居民捐出被褥和宠物服装,帮助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通告:单身邻居圣诞狂欢
时间:12月24日晚8点至次日凌晨1点
地点:荣丰小区12号楼底商一西餐厅
内容:荣丰小区单身俱乐部,邀请单身朋友认识身边更多的单身邻居朋友,共同度过快乐的圣诞夜。
(一)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上至国家高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下至各机关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向有关方面或人民群众宣布重要事项的知照性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公告具有内容的规定性、发文机关的特定性、告知的广泛性、语言的庄重性等特点。
(二)公告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作用和发布机关的不同,公告可以分为国家重要事项公告和法定事项公告。
国家重要事项公告是宣布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重要事项的公告。法定事项公告是国家公布有关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和由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发布重要事项的公告。它可以分为法定专门事项公告和法院公告。
还有一类公告是属于专业性的或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如经济上的招标公告,按国家专利法规定公布申请专利的公告,属专业性公告;按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递交诉讼文书无法送达本人或代收人时,可以发布公告间接送达,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这些都不属行政机关公文。
(一)公告的格式
公告的结构分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
1.标题。公告的标题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完全式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项、文种组成;第二种是省去事由,只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组成;第三种是只写出文种“公告”即可,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2.正文。公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因由、事项和结语三部分内容。因由要求用简要的语言写出公告的依据、原因、目的。事项是公告的主体,要求明确写出公告的决定和要求。结语一般用“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等习惯用语,体现公告的庄重性、严肃性。也可不写结语。
3.落款和日期。公告的落款要求写出发布机关的名称和年、月、日。公告日期有的注在标题下方,也可注在正文末尾落款处。如果机关名称已在标题中出现,在落款处也可不写,只写年、月、日。
(二)公告的写作要求
1.公告严肃庄重,具有高度的庄严性和权威性,撰写公告时,要求撰写人直述其事,表达直截了当。
2.公告的语言要做到字斟句酌,以准确地体现出发布机关的意向,明确地传达有关政策、指令、规定等。
3.使用公告必须以“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有关规定来衡量,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是不能使用公告这一文种的,因此要避免选错文种。
(一)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属于周知性的文种之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和周知的事项的文件。通告与布告、公告都同属于周知性公文,但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多属于专业性或业务性的,多涉及公安、交通、金融方面,范围相对较广。
通告把公众应当遵守或周知的法规、政策、事项等以通告的形式“广而告之”,更好地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可见,通告具有周知性、内容丰富、适用范围广泛、发布形式多样的特点。
(二)通告的类别
根据通告的内容和性质,大致可分为知照性事项通告和强制性事项通告两类。知照性事项通告用于向一定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发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这类通告的性质和正文形式基本上同事项性公告相似,但其发布机关多为业务(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发布范围比公告小;强制性事项通告用来向机关单位和个人公布应该在特定范围严格遵守执行的规定和要求。这类通告中的规定和要求大多是围绕着保证某个问题的解决或某一事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
通告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法规性通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一类为针对某一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布的通告。
从通告的效用上分,又可分为制约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前者属于在一定范围内,为保证某一项工作的开展与某项活动的进行而发布的规定性措施。
(一)通告的格式
通告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构成。
1.标题。
(1)完整标题,也就是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构成,如《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厂甸庙会期间对南新华街实施交通管制措施的通告》;
(2)由“发文机关 + 文种”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
(3) 由“主要内容 + 文种”构成,如《关于调整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4)只写文种“通告”两字,这种标题一般都是张贴的通告。
2.正文
通告的正文包括缘由、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
(1)缘由,为发布通告的依据和目的,说明为什么发此通告。常用“为了……”或“根据……”的句式说明发布通告的目的、依据和原因。为了突出通告的权威性,通告缘由常要说明法律依据或者职权依据。通常以“特通告如下”领起下文。
(2)事项,是通告的核心,即为通告须知和遵守的内容。写作时,如内容较多,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以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内容比较单一,可不分条写。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3)结尾,一般采用“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或“特此通告”作结尾,有的可提出要求、希望,有的指明执行范围和时间,有时也可不写结尾,如开头有“特通告如下”的用语,结尾则可省略。
3.署名和日期
正文右下方签署发布通告的机关名称和日期。如发布通告的机关在标题已表明此处可省略不写;标题没有发布单位的,则要署名发文机关。
(二)通告的写作要求
1.通告正文的语气一般应比较平缓,语句平实,有时需要带上恳切要求协助或办理的语态;撰写发布通告的原因时,理由充分,目的明确,语言通俗,让公众清晰准确地把握通告的内容,理会精神实质,并贯彻执行;正文中如果通告事项涉及的要求、措施较多,应该分项予以说明;分项说明宜采取递减法,由主及次,由大到小。
2.通告事项要符合政策规定。由于通告所宣告的事项多属于专业性或业务性的,涉及公安、交通、金融等多个方面,所宣告的事项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不能随意捏造。
3.语言要简明易懂,力戒表述上的用语不规范、语序错乱、主次不分或忽轻忽重。
范文
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2004〕第 19 号
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增强市场透明度,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现予公布。
附件: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
二○○四年十二月七日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略)
解析
这篇公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宣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的发布和实施。从公告的格式看,各部分完整、准确,公告的内容短小而全面,语言精确而简练,符合公告的写作要求。在写公告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把需要说明的情况说清楚,所以如何炼字措辞,就成了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学习。
范文
通告
关于做好本地网电话号码升位工作的通告
青政字〔2005〕8号
为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满足奥运通信需求,推动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市政府决定,自2005年5月21日起,青岛市本地网电话(固定电话及小灵通)号码由7位升至8位。为确保升位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2005年5月21日零时起,全市所有本地网电话号码升为8位,具体方法是在原号码前加“8”。如原号码为“389××××”,升位后为“8389××××”。
二、此次电话号码升位是关系我市迎奥运、促发展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及广大市民要树立大局观念和长远意识,全力支持和配合电话号码升位工作。
三、电话号码升位工作涉及的、需对现有通信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数据修改以及升位调测的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升位方案的要求,及时准确地配合和执行改造调测工作。通信运营企业要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四、电话号码升位工作技术复杂、涉及面广,操作中可能会引起部分电话用户短暂的通信中断,广大市民和用户要给予充分理解,并及时反馈信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电话号码升位前期,向广大市民和用户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五、此次电话号码升位工作由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牵头实施。网通公司和各电信运营企业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在电话号码升位期间要积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有关问题要做出满意答复,确保升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广大市民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升位宣传,使国内外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我市的电话号码升位信息,确保通信畅通,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
特此通告。
青岛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一月二十二日
解析
这篇通告的目的在于,告知青岛市民市政府关于本地网电话(固定电话及小灵通)号码由7位升至8位的决定,很好地体现出通告的特点和作用,以及通告的写作格式。不过,要注意发文机关的性质,避免选错文种。
范文
通告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高考、中考规定时间内禁止建筑施工作业的通告
沪府发〔2006〕14号
为了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给参加高考、中考的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复习迎考和考试环境,市政府决定,在本市高考、中考规定时间内禁止建筑施工作业,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今年高考复习迎考和考试期间(5月31日至6月9日)以及中考复习迎考和考试期间(6月10日至6月17日),本市范围内禁止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夜间建筑施工作业。
二、今年高考(6月7日至6月9日)及中考(6月17日至6月18日)考试时段,禁止考场周围100米内昼间建筑施工作业。
三、以后每年高考、中考期间及考前一周,本市范围内禁止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夜间建筑施工作业;高考、中考考试时段,禁止考场周围100米内昼间建筑施工作业。禁止建筑施工作业的具体时间届时由市环保局通告。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解析
这是针对某一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布的通告。以通告的形式来发布市政府关于在高考、中考规定时间内禁止建筑施工作业的决定,让施工单位和市民周知,可以快速传达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及时执行。这就体现出通告的某些强制性和及时性的作用,选择文种时,一定要根据内容的要求,选对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