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有一个人问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儿子约翰:“你父亲会不会一直怀恨别人?”“不会”,他回答,“我爸爸从来不浪费一分钟,去想那些不喜欢的人。”
有句老话说: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
这也是前纽约州长盖诺所抱定的政策。他被一份内幕小报攻击得体无完肤之后,又被一个疯子打了一枪几乎送命。当他躺在医院为他的生命挣扎的时候,他说:“每天晚上我都原谅所有的事情和每一个人,这样,我才很快乐。”
有一次,一个人问巴鲁曲——他曾经做过威尔逊、哈定、柯立芝、胡佛、罗斯福和杜鲁门六位总统的顾问。这个人问他会不会因为他的敌人攻击他而难过?“没有一个人能够羞辱我或者干扰我”,他回答说,“我不让自己这样做。”
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他的弟弟比利是一个嬉皮士、醉鬼,同时又是一个行为放荡、口无遮拦的人。
他参加美国大选。记者蜂拥而至,当许多大媒体的记者到齐后,他的弟弟做了一件令人十分难堪的事:他当着那么多记者的面,撒起尿来。
天哪,这简直斯文扫地。而他,知道弟弟的表现后,问:“这是真的吗?”当有人告知他这是真的时,他平静地说:“也许那个地方真的没有卫生间,总比撒到裤子上好吧。”
在公众面前,比利的所作所为都在出哥哥的丑,这让媒体记者欣喜若狂,他们最需要这样的猛料。他们希望卡特的弟弟把卡特包括他的家庭批驳得体无完肤,而比利正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个政客,声誉或许比生命更重要。但是他却可以忍受弟弟带给他的伤害。当有记者采访,弟弟常有惊人之语,让记者目瞪口呆,而他只是站在一边,浅浅微笑着。4年后,卡特进行连任竞选。他的反对党开始长篇累牍地以比利透露出来的一些话影射卡特。44个州选票的失去使卡特的连任全线败北。这样的败绩在美国历届总统中都不多见。
卡特的政治生命从此终结,当有人问他是不是恨自己的弟弟时,卡特说:“如果是一个州的失利,也许我会恨。但现在是44个州,他不能承受那么多。”很少有一个哥哥如此宽容故意让他出丑的弟弟,但是他做到了。
其实,没有人能够羞辱或困扰你——除非你让自己这样做。
棍子和石头也许能打断我们的骨头,可是言语永远也不能伤害我们,我们会生活得很快乐。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我们要学会原谅人,忘记惹你生气的人;我们要生活在正面情绪中,时刻都在享受人生的乐趣;我们要积极乐观,从不抱怨;即使在逆境中也能鼓励自己;这样做才是聪明人。
1.你是否想过,逆境中有谁能拯救你?
2.面对挫折和问题你通常是从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方面去想?它对你的心情和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会使一些人大动肝火甚至迁怒周遭。这样行事对自己和他人会带来什么后果?如何应对比较恰当?
4.身居领导岗位你觉得自己当下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如何?工作范畴和私人生活领域中经常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哪些情况容易使你产生内心冲突而对你造成压力?
5.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成功的意义是什么?工作是生活的全部吗?
6.你能察觉自己出现心理问题了吗?如果发现自己心理失衡通常你是主动调整(自助或求助他人)还是淤积在心里压抑自己?
7.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你常采用什么方式自我调节缓解压力?
8.你知道一些心理健康的常识和自助的方法吗?你至少掌握一种放松的方法吗?
9.你关注属下的精神压力问题吗?你能在自己管辖的部门应用哪些心理调适的方法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桑塔纳之魂”随风而逝
1993年,“桑塔纳之魂”因何坠楼而去?
方宏,1934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1990年出任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宏业务能力出类拔萃,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外语,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桑塔纳从“丑小鸭”到“白天鹅”,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做出了惊人的贡献。有人称他为“中国的亚科卡”。正因为如此,方宏的死更加令人不解。
方宏虽然位高权重,亦有别人不晓得的难处:桑塔纳年产量要从1992年的6万辆提高到1993年的10万辆,他承受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方宏创意的“大众足球方案”,原宣布筹资1000万元,但是一年过去仅落实了240万元,使他深感到做大事的艰难;1993年1月,方宏的妻子不幸患上肠癌与多发性子宫肌瘤,自此后,从不失眠的方宏开始寝不安席,精神恍惚,当她因动手术需家属签字时,方宏的手紧张得有些发抖,把魂都吓掉了。
一位深知方宏性格的朋友伤心地解释说,桑塔纳是方总的命,足球是方总的魂,夫人是方总的根。三个方面的困扰和打击,终使得方宏这位曾经属于“坚强汉子”的人不能再承受生命之重,本该常绿的生命之树骤然枯萎。
方宏的死主要是因为隐匿性忧郁症,坐上大众总经理职位的方宏,论业务、论管理都可以胜任,可一讲到关系学就差远了。因忙于工作,他缺少与人的情感交流与沟通,随着地位的上升,方宏的思想包袱也加重了。如果将这只包袱抖落开的话,里边原本就有出身、教养、门第等等,现在更添上了地位带给他的尊严,道德的完善以及对某种律令的顺应,对于应付世俗的挑战,方宏显得力不从心。
方宏平时话很少。去世前的方宏在心理上已变得越来越闭锁。儿子四年前出国留学,家中日显冷清;许多老朋友这些年相继去了国外定居,可以平等对话的人日见其少;再加上性格原因,下班后他一般不外出参加社交,多待在家中。而地位的上升则使方宏感性的压抑更为厉害,他和芸芸众生拉开了距离,情感的交流沟通日益缺少,所以儿子方锦江才对他说:我与你的代沟太深了。他规矩,从不伤害人,也守信义,但抽去了情感,变得像是元件与元件的匹配。
方宏在自杀前,没有踱步于斗室的狂躁,没有任何了断后事的遗嘱,像往常一样地安静,从5楼纵身一跳可能是方宏的一种解脱。假如,方宏能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他的忧郁症会得以痊愈。但方宏不行,他担任大众老总两年多来,在公众中树立的形象是美好的,一旦公开了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他势必要从这一位置上退下来。对于他这样一个责任心和自尊心都极强的人来说,这是无论如何不可接受的。
另外,方宏的成功,其中自有他人品才华方面的因素。但不能不承认,成功必然意味着一个人的个性与现实已经作出了某种妥协,必须承认,方宏的正直廉洁、不甘与时弊同流合污的品格,应该说都是宝贵的。而随着他职位的提高,能否将自我与客观世界调适到一个最佳点,则是他自我保持平衡的关键。
面对世俗挑战、各种压力,他最终未能跨越精神忧郁的门槛。其实,直接摧毁方宏生命意志的是他脆弱的人格,由于缺乏人格的坚毅性和性格的开放性,以及由超常的辛劳、内心的苦楚和烦恼所带来的精神紧张,使他没能够持续有效地将生命意识的大旗张扬下去。
尽管方宏已逝去多年,但他的死在企业家心理疾病的个案中具备的典型性和分量越来越震撼人心。人们在震惊、疑惑、惋惜、同情之余不禁要问:究竟谁能避免悲剧的发生?究竟谁才能帮他呢?
没有人能够激怒他
他最热爱的运动是骑马,他还是位相马行家,自己就有一匹上等好马。有一天他正在华盛顿附近一个地方骑马,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碰到一位知名的赛马骑师,这位骑师还是个做马匹买卖的生意人,人们叫他琼斯。
琼斯以他那职业性的眼光一下子被他骑的骏马吸引住了。鲁莽、冒失的琼斯径直走上前来和骑马人搭讪起来了,并紧接着用行话评论起那匹马来:品种的优劣、年龄的大小以及价值的高低,还表示愿意换马。
骑马人简短地回答了琼斯,并礼貌地拒绝了琼斯所提出的所有交换建议。琼斯仍不死心,不停地游说,不断地抬高出价,因为琼斯越仔细看这个陌生人骑的马,就越喜欢它了,所有的建议都被冷冷地拒绝后,琼斯被激怒了,开始变得粗鲁起来。但琼斯的粗野行为与他的金钱一样,对骑马人毫无作用,因为这个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人能够激怒他。
琼斯想让陌生人展示一下这匹马的步伐,还竭力要他骑马慢跑,和他打个赌。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白费了。
最后,琼斯发现这个陌生人不会成为他的客户,而且绝对是个难以对付的人,他便扬起马鞭在陌生人的马侧腹抽了一鞭,想使马突然狂奔起来,这会让那些骑术不高的骑手掉下地来;同时,他自己也准备策马急驰,希望比试一番。
然而,这位骑马人仍然端坐在马鞍上,用缰绳控制着烦躁不安的马,并且同样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琼斯惊呆了,但只是粗鲁地付之一笑,又靠近这个新认识的人,开始谈论起政治来。作为一个联邦制的坚定拥护者,他开始大肆攻击杰斐逊以及他的政府的政策,骑马人鼓励他就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知不觉,他们骑马进入了市区,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往前走。最后,他们来到总统官邸大门的对面,骑马人勒住缰绳,有礼貌地邀请那人进去。
赛马骑师听后惊诧不已,问:“怎么,你住在这里?”
“是的。”骑马人简洁地答道。
“嗨,陌生人,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我叫托马斯-杰斐逊。”
听后,赛马骑师的厚脸皮也变得煞白,他用马刺猛踢自己的马,喊道:“我叫理查德-琼斯,我很好!”说着,便迅即冲上了大路,而此时杰斐逊总统则微笑地看着他,然后策马进了大门。
学会低头
记得曾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苏格拉底可谓是深得人生的真谛:懂得低头。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辈导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的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痛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从此,富兰克林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虽然我们都是凡人,与苏格拉底,与富兰克林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也应该时时处处学会低头,懂得低头,敢于低头。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就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要学会“低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一生之中,都不可能不说错话,不办错事,因为谁也不是完人,不是“足赤的金子”,不是“无瑕的白璧”。既然谁也无法避免犯错,那错误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学会低头而后知道自省,就能避免铸成大错以致最终抱憾终生。
只有学会低头、懂得低头并且敢于低头的人,才会平安无事,一路走好。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1.人生常有挫折,失败了,不要求助上帝,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
2.做自己的救世主。不要自我囚禁,放松你的心灵,你就有无限的潜能。
3.人想改变环境很难,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正如法国作家大仲马所说:“人生是一串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4.我们称之为健康乐观的人,不是那些生活中没有问题的人,而是那些有能力以积极的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一些人之所以陷入身心紧张状态,那是由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个性造成的。
5.没有人可以不通过你而伤害到你,如果你不生气,没有人可以激怒你。
6.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人的工作状况,决定人的生活质量。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与压力,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如何应对,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个性,外部环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7.容易在内心积存压力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追求完美,对事极其认真。这种人多半比较耿直,有某种坚持的观念,生活单调,个性上缺乏弹性,非常敏感。遇到与自己原有的价值理念和经验相冲突的事情或环境,很容易陷入焦虑或忧郁,导致出现心理失衡。
8.情绪是心理健康状态的晴雨表。我们的传统文化期望人们压抑自己的焦虑、抑郁、苦恼等消极情绪。尤其是领导者,对痛苦的心情做出反应怕被认为软弱无能,因而只能默默地承受,直至身心出现严重病症。其实,领导者不调整好精神状态,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带来负面的影响。
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请善待自己,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当然,必要的时候找专业人士帮助也是一个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