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领导

总结——创新的基础

在20世纪30年代,正当希特勒扩充军队,加紧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英籍作家雅格布写的一本书出版了。他在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德国军队的军区情况。希特勒得知后,暴跳如雷,立即命令将雅格布绑架到柏林。在审问中,雅格布的回答使在场的德国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原来他是从报纸上得到这些极其重要的军事秘密的。

雅格布长期注意从德国报刊上搜集关于德国军队情况的报道,就连丧葬讣告和结婚启事之类的事情也不放过。日积月累,他把搜集到的大量德军情报做成卡片,然后精心分析、认真总结、做出判断,终于描绘出一幅德军组织状况的图画,而这幅图画竟然与真实情况基本相符。对此,德军头目怎能不惊恐万状。雅格布的这一工作就是一种总结、一种创造、一种创新,因为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一些似乎并不相干的材料综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飞跃,绘制出了德军军事部署图。可见,总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不是各种经验的简单堆积,而是质变,是创造,是创新。

1.雅格布看似在做小事,实际上却做出了大事。他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2.雅格布让我们看到了总结的重要作用,究竟什么是总结呢?总结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总结的正确方法和应有态度?

4.古今中外有哪些可资借鉴的总结与创新的典型例子?

5.要总结创新,领导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只有一句话的结论

1950年年初,朝鲜战争已到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地步。战争爆发前8天,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接到一个秘密情报,欧洲有个“德林软件公司”集中人力,投下大笔资金研究了一个课题:“美国如果出兵朝鲜,中国的态度将是如何?”第一个研究成果已经出来了。德林公司通过秘密渠道,打算把这个结论卖给美国,据说只一句话,却索价500万美元(大约相当于当时一架最先进的战斗机价格)。

用500万美元买一句话?美国佬认为这简直是发疯,他们一笑置之,当做无稽之谈。

几年后,美国在朝鲜战场一再惨败,美国国会开始辩论“究竟出兵朝鲜是否真有必要”的问题,才有人想起德林公司的研究成果,此时虽已时过境迁,但在野党为了在国会上的辩论言之有理,仍以28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德林公司这项过了时的研究成果。成果的内容只有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朝鲜。”但附有长达328页的附录分析资料,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有丰富的历史材料和有关数据,并有充足的论据证明中国绝不会坐视朝鲜危急而不救,且断定一旦中国出兵,美将以不光彩的姿态主动退出这场战争。当记者问从朝鲜战场回来的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对德林公司的研究成果有什么看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吝啬一架战斗机的代价。”

朝鲜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德林公司还是鲜为人知的初生儿,资金也并不雄厚。但是,马德林却冒着公司亏本倒闭的巨大风险,孤注一掷,集中研究“美国如果出兵朝鲜,中国的态度将是如何”这样一个课题。虽然由于美国人的愚蠢,德林公司被不屑一顾。然而,它为头脑产业所开出的“天价”,却充分显示了其超前的思维和惊人的勇气。由于此案的“平反”,德林公司不仅收回了280万美元,而且使自己的品牌价值迅速升值。“500万美元买一句话”,则成了“智力就是财富”这一现代公式的绝妙证明。

反思催人进

失败是成功之母,道理很普通,但许多人并非都能深刻地理解这个道理。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对这句谚语却有自己独特的经验。

王永庆自幼挣扎在贫困饥饿线上,是经营米店和木材业白手起家的。20多年的创业过程,筚路蓝缕,艰苦备尝。1953年开始,他跨着艰难的步履,筹建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有人经过调查、分析、论证,认为在台湾投资塑胶业,产量少,成本高,市场窄,无法与日本竞争,因此亏损无疑。可是王永庆也做调查、分析、论证,认为塑胶产品的主要原料是氯气,而在台湾烧碱生产中竟有70%的氯气被白白地放掉了。这是生产塑胶的优势。可是,开始时生产出来的塑胶数量少,价格也不能与日本货竞争,产品严重滞销。一些股东心灰意冷,相继退股。经过一番分析检讨,王永庆的公司以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低成本和售价,吸引更多的海外客户,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王永庆从多次失败中得到一个宝贵的教训:“检讨才是成功之母”。

世上失败的人很多,但不一定都爬得起来。只有检讨、反省、总结教训,找出失败原因,才能再度奋起。王永庆总结了事业初创期的失败教训,经过30多年努力,塑胶生产增加了800多倍,销路远达海外几十个国家,资本额由50万美元发展到30.7亿美元,企业成为台湾第一大塑胶集团,王永庆也跻身世界20名以内的大企业家行列。

“检讨才是成功之母”,是事业成功的至理名言。只有检讨、反思总结,才能发现问题,找到失败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才能获取成功。

1.总结是思维创新的基础。把一个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各种经验或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这就是总结。这里所说的“各种经验或情况”,是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分析研究”是总结的基本方法,它是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在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前提下的一种抽象思维工作。通过总结,“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也就是通过创造性的总结,才可能创新地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等等。

2.总结是理论创新的基础。要总结就得先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然后创造性地总结。总结不能事事如此,年年如此,流于形式;总结要有时代气息,要与时俱进。领导者不但自身要有创造性的头脑、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的总结,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群众发挥创造性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3.总结是方法创新的基础。领导总结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既有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自身工作体验的总结;既有阶段性的总结,也有长期性的总结。

4.总结是领导者素质创新的基础。领导者要实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领导者素质的要求,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同一个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它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当今这个时代,领导者面临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激烈的竞争和变化多端的新事物新情况,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善于总结,不断实现素质创新,以适应发展创新的需要。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总要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适度的心理压力使人产生一种紧迫感,有助于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工作效率。而持续过重的心理压力,会使人的大脑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导致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失调,进一步演变成为心理生理障碍或身心疾病。许多领导者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常常不知不觉地受到情绪、自恋、自卑、自负、轻信等心理因素的困扰,有时甚至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拿破仑一生最有名的名言是:“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字。”可他哪里知道,他一生的悲剧就在于这句话,因为正是这种信条导致了他的极度自恋。诸葛亮一向是领导者的典范,但他也有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这就是“云长—文长”情结。在欧洲,恺撒是英雄的象征,才智的化身。他的名被用来代表公历中的7月,他的姓被用来代表皇帝的尊号。但恺撒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根源之一就在于他太自负了。据专家调查,有90%的领导者没有察觉自己已经患有“心病”,有53%的企业家已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90%以上的人不知道如何去调适。